母亲涉黑被抓,当法官的儿子挺身为母辩护,该法官被正式逮捕-百科攻略网

母亲涉黑被抓,当法官的儿子挺身为母辩护,该法官被正式逮捕

8月的河南,一则关于法官毕祺祺的消息悄然发酵。这个曾因“为母辩护”在网络上获得不少关注的名字,如今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公众视野——8月7日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,次日由南召县公安局执行逮捕。从为母发声的“孝亲”形象,到涉嫌违法被异地抓捕的嫌疑人,这中间的转折,藏着一段横跨数年的案件纠葛。

时间线得拉回2022年。那时,淅川县公安局正在侦办毕祺祺母亲冀廷梅等人的涉黑案件。涉案的镇平玉之友商贸有限公司,名下经营性资产关系着大量商户的生计,为了减少对民生的影响,警方没有直接查封关停,而是依法委托镇平县政府托管,具体由石佛寺镇政府负责。镇政府又找了公司原办公室主任李某某来打理日常经营,按规定,所有营收孳息都要上交政府专管账户。

这样的托管状态持续到今年4月。冀廷梅案件中,部分非涉黑组织成员已在淅川县法院开庭审理完毕,其余涉黑成员的庭审也在筹备中。就在警方向法庭移交涉案资产时,审计发现了问题:这家被托管的公司,实际营收孳息和上报的数字对不上,差额不小。由于淅川县公安局没有管辖权,便报请南阳市公安局协调,最终由属地镇平县公安局介入核查。

核查的结果很快浮出水面。今年6月13日,镇平县公安局对“李某某等人涉嫌职务侵占案”立案,当天就抓获了李某某、吕某某、王某某、李某四人。到案后,这几人供述,他们截留了本应上交的资金——包括商户的摊位费、管理费、空调费、水电费,还有停车费、直播间租金等,这些钱并没有进入政府专管账户,而是按毕祺祺的指使,除少量被个人消费,大部分通过转账给了毕祺祺和其他相关人员。

而毕祺祺的身份,让这起案件更受关注。35岁的他,2015年从河南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考入镇平县人民法院,是在职员法官,未婚。考虑到他的身份可能引发法庭回避问题,加上其家族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,担心干扰办案,南阳市公安局特意指定南召县公安局异地管辖。7月10日,南召县公安局以涉嫌洗钱犯罪将其刑事拘留。

随着侦查深入,警方认定,毕祺祺明知公司被政府托管,且熟悉相关法律规定,却仍指使他人截留挪用大额资金,其行为已触犯刑法,涉嫌与李某某等人共同构成挪用资金罪。7月14日,李某某、吕某某、王某某被批捕,李某因涉案较轻被取保候审。值得一提的是,镇平县纪委早在今年5月,就因毕祺祺曾被治安拘留及其他违纪行为,对其立案审查。

对于案件定性,一位律师有过分析:目前检察机关对毕祺祺的逮捕,并未将挪用资金认定为涉黑资产,这算是一种“保底”做法。好处是能顺利推进侦查和诉讼,后续可根据冀廷梅案是否最终判定为涉黑,再调整定性——如果冀廷梅等人被认定为涉黑组织,那毕祺祺转移的资金就可能被视作涉黑资产,罪名也可能改为洗钱罪。

消息传开后,网络上的讨论多围绕“知法犯法”“司法公正”展开,理性中带着对规则的叩问。

有网友直指身份的特殊性:“身为员额法官,不可能不懂法律红线。托管资产要上交专管账户,这是明明白白的规定,却还指使他人截留,这背后的侥幸心理太可怕了。”

也有人关注异地管辖的意义:“指定异地办案,就是为了避开可能的干扰,这点很重要。司法人员涉案,更需要程序上的绝对公正,才能让公众信服。”

对庭审公开的呼声很集中:“现在科技这么发达,希望后续庭审能现场直播,把整个过程摊在阳光下。这不仅是给当事人一个交代,也是给公众一堂生动的法治课,推进法治进程就需要这样的透明度。”

还有人联想到案件背后的民生:“公司资产关系那么多商户生计,托管本是为了保民生,结果资金被截留,受损的可能还是那些商户。希望案子查清楚后,能妥善处理资产问题,别让普通人跟着受牵连。”

“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,更不会放过一个坏人”的评论获得不少认同,有网友补充:“不管是法官还是普通人,触犯法律都该一视同仁。身份不是保护伞,反而是更重的责任——知法犯法,更该严肃处理。”

也有人提到网络形象的反转:“之前网上不少声音同情他‘为母辩护’,现在看来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有时候,网络上的片段化信息容易让人先入为主,还是得等完整的调查结果。”

这些评论里,没有激烈的情绪宣泄,更多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,对程序公正的期待,以及对“特殊身份”者守法底线的审视。

毕祺祺的案件,像一面棱镜,折射出多重议题:司法人员的职业操守、涉案资产托管的监管漏洞、异地办案在保障公正中的作用,还有网络信息与事实全貌的距离。身为法律从业者,本应是规则的守护者,却涉嫌成为规则的破坏者,这种反差本身就足够引人深思。

法律的天平从不会因身份倾斜,这是公众的共识,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石。无论案件后续如何发展,人们期待的,不过是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真相,一份不偏不倚的判决。毕竟,越是身处司法体系之中,越该明白:对法律的敬畏,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。
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