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散热也能满血!长江存储致态小翼e7 1TB SSD评测:原厂品质保障下的性价比王者
一、前言:长江存储致态旗下全新品牌系列
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同学来说,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同时还要求使用的是原厂品质的颗粒,那就不妨选择长江存储致态旗下全新品牌"致态小翼"系列产品。
![]()
本次我们测试的产品是致态小翼e7 1TB SSD,从外包装就能看出致态小翼相较致态品牌有非常大的变化,包装配色变成了淡紫色,线条也更加年轻欢快。
在性能方面,致态小翼e7 1TB SSD提供了超过6000MB/s的顺序读取速度和5500MB/s的顺序写入速度。
![]()
![]()
主控支持HMB缓冲技术,可以直接将系统内存作为动态缓存使用,不再需要单独的DRAM缓存。
至于可靠性致态小翼e7系列有500GB/1TB/2TB三个容量的型号,写入寿命则分别是200TBW、400TBW、800TBW。
另外,致态小翼e7全系列产品还提供了5年质保。
![]()
二、AMD平台测试:顺序读取6135MB/s
测试平台如下:
![]()
![]()
1、CrystalDiskMark
CrystalDiskMark应该是目前最常用的SSD测试工具,它能够检测硬盘的随机读取/写入速度,连续读取/写入速度;测试随机512KB,2KB,4KB读取/写入速度等,以此来辨别磁盘的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程度。
![]()
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,致态小翼e7 1TB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了6135MB/s,写入速度也有5710MB/s;4K随机读取59MB/s,4K随机写入231MB/s。
在进行64GB测试时,读写速度依然能达到6141MB/s和5735MB/s,4K随机性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,这对于无DRAM缓存的SSD而言是正常现象。
2、AS SSD Benchmark
![]()
左边是1GB容量的测试,AS SSD Benchmark总分为6758,最高顺序读取、写入速度分别为5021MB/s、5150MB/s,4K随机读写速度为53MB/s、194MB/s。
右边是10GB容量的测试,总分为4535。最高顺序读取、写入速度分别为5112MB/s、5250MB/s,4K随机读写速度分别为49MB/s、191MB/s。
3、ATTO Disk Benchmark
![]()
ATTO Disk Benchmarks结果来看,对于0.5KB的小文件读写,致态小翼e7 1TB 能达到51MB/s的写入速度和66MB/s的读取速度。
32K的时候,写入达到了2.34GB/s,读取速度为3.33GB/s。从512KB开始,写入速度稳定在5.46GB/s左右,读取速度则能达到5.5GB/s以上。
4、PCMark 10
PCMark 10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针对的是轻度负载的系统盘应用,涵盖JPG图片文件读取/写入/同盘拷贝、Microsoft Excel、Adobe Illustrator、Adobe Photoshop轻度使用过程的回放测试,可以直观展示SSD的日常使用性能。
![]()
PCMark 10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得分3043分,带宽370MB/s、平均存取时间42微秒。
5、3DMark
![]()
3DMark存储测试主要是测试游戏读写表现,小翼e7 1TB SSD总分是2010分,延迟90微秒,移动游戏带宽2039MB/s。
注意,不同测试平台会对SSD的性能表现有一定影响,所以结果仅供大家参考。
比如AMD平台在顺序平台方面有一定优势,但Intel平台在随机性能上会更强一些,下面我们换成Intel酷睿第14代i9-14900K平台,看看致态小翼e7会有怎样的表现。
三、Intel平台测试:4K随机读取72MB/s
1、CrystalDiskMark
![]()
Intel平台顺序读写速度比AMD平台略低一点,但随机性能强很多,4K随机读取73MB/s,4K随机写入309MB/s。
2、AS SSD Benchmark
![]()
AS SSD Benchmark也是同样的情况,4K性能比AMD平台要高一些。
3、ATTO Disk Benchmark
![]()
512B的读取速度提高到了99MB/s。
4、PCMark 10
![]()
在Intel平台下,ARED PRO的分数达到了4462,比AMD平台高了50%左右。
5、3DMark
![]()
3DMark的跑分也来到了3154,平均带宽550MB/s,特别是在移动游戏时,带宽能达到2487MB/s,平均存取时间58微秒。
四、全盘写入测试:最低写入速度424MB/s
1、AIDA64 Disk Benchmark Linear Write
AIDA64 Disk Benchmark Linear Write用于测量在没有文件系统干扰下,SSD的持续写入速度和稳定性,它能够最直观地展示SSD的真实的缓外速度。
![]()
整个测试耗时45分钟,平均写入速度2462MB/s、最高为5574MB/s、最低424MB/s。
在0-33%之间,写入速度稳定在5500MB/s左右,可以看出它拥有310GB的SLC缓存。
在33~66%的时候掉到500MB/s左右,这个时候,闪存这时候TLC闪存空间也用完了,想要继续写入,就得把SLC缓存转换回到TLC闪存,同时进行GC垃圾回收,再加上写入,三个动作在同时进行,主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清理无效数据,以腾出空间用于写入新数据,因此导致写入速度明显下降。
不过在66%之后,写入速度又回到了1500MB/s,并以此速度结束测试。
2、全盘拷贝测试
与跑分相比,文件拷贝可更直观地展示SSD的读写性能和缓外速度。
![]()
致态小翼e7 1TB实际容量931GB(二进制容量),我们从致态TiPro9000 4TB SSD一次性拷贝922GB的文件过来,尽可能用完这块SSD的可用空间。
![]()
前面33%拷贝速度可以稳定3GB/s左右。
![]()
33~66%时在460~600MB/s之间幅度,中间有极短时间掉到了100MB/s(此时是在进行垃圾回收)。
![]()
66%之后,拷贝速度稳定在1.5GB/s,直至完成所有拷贝任务。
测试数据汇总如下:
![]()
AMD平台在顺序读写方面要略强一点点,但在其他测试环节,i9-14900K都获得了领先,平均下来有28%的优势。
五、温度测试:没有散热片也能满血传输
我们CrystalDiskMark 64GB来测试致态小翼e7 1TB SSD在高负载读写下的温度表现,测试平台为锐龙9 9950X3D。
首先是搭配散热器时的温度表现。
![]()
我们选择了一款售价19元的M.2散热器,带2条热管,并采用了散热鳍片设计。
![]()
实测待机状态下,主控Sensor1为36度,NAND Sensor2为33度。
长时间高负载读写时,主控Sensor1最高温度61度,NAND Sensor2最高43度。
接下来我们拿掉散热器,看看在裸条状态下致态小翼e7 1TB的温度表现如何。
![]()
在裸条状态下,致态小翼e7 1TB闪存待机温度为36度;长时间高负载读写时,闪存温度最高也只有64度。主控的温度稍高,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。
同时我们很惊讶的看到,致态小翼e7 1TB在裸条状态下进行CrystalDiskMark测试时,硬盘的读写性能几乎没有降低。顺序读取6131MB/s,顺序写入5770MB/s。4K随机读写性能也几乎一模一样。
六、小结:性能、温度均无短板
以下本次测试小结!
1、读写性能
致态小翼e7并未追求极致的性能,但超过6000MB/s的顺序读取与5700MB/s顺序写入性能也能满足大多数玩家的需求。
非常重要的4K随机读取速度也有70MB/s,这个表现达到了主流PCIe 4.0 SSD的水准,可以有效提升游戏以及大型应用的加载速度。
另外,我们分别在Intel和AMD平台上进行了测试,结果表明锐龙平台仅仅在顺写速度上有微弱的优势,但是在随机性能方面,Intel平台拥有极大的优势。
2、缓外性能
此前我们测试过不少QLC SSD,在缓存耗尽后,他们的写入速度仅有100MB/s左右。致态小翼e7的表现显然不在这个范畴。
在AIDA64 Disk Benchmark Linear Write测试中,致态小翼e7 1TB SSD在33%之前可以保证5.5GB/s,之后掉到500MB/s左右,最低也有424MB/s,到了66%之后,写入速度又回到了1.5GB/s,这样的性能表现能让SSD在可用空间不足时不至于变成大号U盘。
在磁盘对拷测试中,我们一次性拷贝了922B数据,整体表现与AIDA64 Disk Benchmark Linear Write测试大同小异。
也就是说致态小翼e7 1TB采用了全盘SLC缓存策略,SLC缓存容量为310GB。
![]()
3、温度
在长江存储原厂闪存的加持下,致态小翼e7 1TB SSD拥有极为优秀的温度表现。
如果安装一块19元的M.2散热器,在长时间高负载的情况下,它的最高闪存温度仅有43度,主控最高温度则是61度。
裸条状态下,闪存在高负载读写状态下的也只有64度。
由于温度极低,致态小翼e7 1TB在没有散热片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满血性能,不论是顺序读写还是4K随机读写速度,都与安装散热器时几乎一致。
相比之下,大部分PCIe 4.0 SSD在没有散热片时都会出现大幅度掉速的情况。
总体来说,致态小翼e7是一款非常适合AI电脑、游戏PC、迷你主机、游戏掌机、笔记本电脑,这些没有太多散热空间的高性能SSD产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