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石高速疑似突发40车连撞事故,有车辆起火燃烧,火势凶猛
一场突如其来的浓雾,让G0211津石高速的一段路程变成了险境。2025年10月28日上午,静海服务区附近的路段被浓雾彻底笼罩,能见度骤降的瞬间,连环碰撞的巨响打破了高速的平静,一场涉及数十辆车的事故就此发生。
![]()
事发当天上午7时30分左右,津石高速往天津方向的路面还只有轻微薄雾,家住天津市区的车主王先生驾车前往静海时,能见度尚能维持在50米左右。但短短10分钟后,雾气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增厚,“就像突然掉进了牛奶里,就算开了除雾功能和远光灯,也只能看清前方5米内的车辆尾灯”。这种突发的“团雾”天气,成了潜伏在路面的隐形风险。
上午8时10分许,行至K68+500处(距离静海服务区约3公里)的王先生,突然听到前方传来“砰”的巨响,紧接着连续的碰撞声此起彼伏。他紧急踩下刹车,车辆在湿滑路面滑行后停下,后视镜里已是一片混乱,多辆车因刹不住车接连追尾。现场网友李女士拍摄的视频记录下这惊悚一幕:浓雾中,一辆快递货车被前后夹击,后方的银色小货车车头严重凹陷,几乎与后车厢贴合,更远处的红色货车保险杠脱落,车轮旁留有漏油痕迹。50米外,橘色火焰在浓雾中跳动,伴随的黑烟被雾气包裹,看不清具体起火车辆。
事故发生后,部分驾乘人员迅速撤离到护栏外的安全区域,有人报警求助,有人放置三角警示牌防范二次事故。车主刘女士回忆,当时赶紧熄火开双闪,在车后150米处摆好警示标志,“这种天气下,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”。被困车主们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现场情况,王先生在朋友圈发的照片里,只有红色车尾灯在浓雾中微弱闪烁,配文“前面有车着火,不知道要等多久”。
8时36分,天津高速官方账号紧急发布浓雾预警,提示河北方向来车从津涞收费站驶离分流。但事故已然发生,8时50分,事发路段正式实施断交,绕行建议同步公布。10时16分,天津市公路中心通过导航平台推送封路提醒,让更多车主及时调整路线。
随着上午10时前后浓雾略有消散,救援工作全面展开。3辆印有“高速公路救援”字样的清障车停靠在应急车道,工作人员用钢丝绳固定受损车辆准备拖离;4辆消防车旁,消防员身着防护装备,手持水枪对准明火作业。一位消防员透露,浓雾曾让灭火变得困难,水枪喷射的水流被雾气阻隔,直到雾散后才逐步控制住火势,起火的小型轿车内人员已及时撤离。2辆救护车在护栏外待命,医护人员携带急救箱随时准备处置,不过截至当时尚未接到人员受伤的报告。交警则穿着反光背心,用扩音器引导车辆撤离,一位交警因长时间喊话声音已然沙哑,仅半天就引导了200多辆车驶离现场。
![]()
事故的进展牵动着全网目光,津石高速浓雾多车追尾话题上午9时许登上抖音同城热搜,现场视频和照片被大量转发。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里,理性的讨论不断升温。“@老司机聊路况”分享经验:“遇到浓雾一定要开双闪、雾灯,减速慢行,和前车保持平时两倍以上的距离,千万别急刹或变道,被困时要到护栏外等待。” 有网友担忧行程受影响,“本来要赶天津机场的飞机,现在路封了不知道能不能赶上”,类似的求助留言有上百条,更多网友则在评论区互相提供绕行路线,形成了自发的互助氛围。
也有网友聚焦事故背后的问题,有人提出:“预警虽然发了,但很多司机没收到,高速广播和提示牌是不是可以更及时?” 还有人结合气象条件分析:“事发地凌晨湿度达95%,这种区域性浓雾确实难精准预测,但高速路段能不能加装更灵敏的监测设备?” 交通领域的网友则补充:“团雾在高速桥、低洼路段最易出现,这段路之前就有类似预警记录,司机更该提高警惕。”
![]()
截至当日13时,现场处置仍在进行,受损严重的车辆陆续被拖离。14时30分,津涞收费站入口恢复通行,中断近6小时的路段逐步恢复正常。天津市高速公路服务热线证实,事故确由浓雾引发,而此前知情人士透露的“约40辆车卷入”尚未得到官方确认,后续会召开情况通报会说明细节。
这场雾中的事故,既是意外也是警示。浓雾的不可预测性增加了行车风险,但从预警接收、应急处置到个人防护,每个环节的细致应对都能降低伤害。高速行车安全从无小事,唯有敬畏天气、遵守规则,才能让每段路程都平安抵达。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

